為「大城石澗」430m的右源。若以 460m的橫腰山徑到訪,則在過了「肥佬麥」以後,向東遇見的第一條溪流就是此澗。「四城澗」名字出自 89年「祁」氏「暢游香港九大石澗」一書中,大概因流自 790m 的「四方山 / 大瀝」以南,故以名之。
此澗也有遊人以「大城東北坑」命名之,然只見遊人由「大城石澗」行至475米的橫腰山路,鮮有遊人溯行上段澗道。其實此澗上段為一大片石堆,也可通行。喜荒澗者不容錯過。另外,此澗在橫腰山徑處的西面為往昔「城門八村」之一的「南房肚村」,故稱此澗為「南房肚坑」可能更有代表性。
此澗也有遊人以「大城東北坑」命名之,然只見遊人由「大城石澗」行至475米的橫腰山路,鮮有遊人溯行上段澗道。其實此澗上段為一大片石堆,也可通行。喜荒澗者不容錯過。另外,此澗在橫腰山徑處的西面為往昔「城門八村」之一的「南房肚村」,故稱此澗為「南房肚坑」可能更有代表性。
要留意的是:「祁」氏「山澗叢集」內亦有一相似石澗名,為「四城石澗」。此溪為「草城石澗」於270m而出的左源。從地圖觀之,溪起源自「四方山」和 670m的「燕岩頂」之間的山坳,大多數時間均於「燕岩頂」南方依山勢流下,故建議改稱「燕城石澗」更為合適,亦可與上述溪流相區別。
下圖為13年7月盛夏時初探右源時影的,當年林木健康,感覺處處生機:
------------------------------------------------------------------------------------------------------
425米,「大城石澗」 (左) 和「四城澗」 (右) 分源位:
左主源「大城石澗」:
右源「四城澗」:
此澗左方為往日「城門八村」之一的「南房肚村」,是故乪田處處:
455米,右支源插入:
左主源:
右支源:
475米,抵橫腰山徑:
自「肥佬麥」西來的山徑:
東往「鉛礦坳」的山徑:
繼續深入:
490米,左右分源位:
左源有流水,但澗較窄,先入內一探:
此位置本來左右也有明顯瀑流,但比數年前有更多藤蔓覆蓋,要穿過需一段時間開路…
下為03年7月初探此澗時影的,為上圖左邊處的瀑流。但今日全被有刺的藤本覆蓋…
今右方蹲下仍有見瀑流,但若通過也要出剪…
還是先往右源入進:
此源其實較闊大,地圖顯示比左源有更多分支,但成缺水狀,也多藤蔓,可幸亦很易便可通過:
一樹橫臥阻路:
過後澗變回正常寬闊開揚狀:
且更有一寬瀑出現:
下圖為13年7月6年前初探此澗時影的,當年林木豐盛,感覺良好。但最近這兩年經歷幾次強勁十號風球吹襲後,很多樹木倒塌了,環境也變得較為開揚。(其實很多澗也是如此)
此瀑其實頗為寬敞,但左方現被塌樹覆蓋:
545米,再來左右分源位:
左源直指「四方山」,但沒有分源,故只剩乾坑一條:
右源較大,仍有數條分源,亦還有流水,就此深入:
前方仍有一濕壁:
小型濕壁:
濕壁頂下望:
560米,又有左右分源位,又要決擇…
左源其實較闊,但感覺比較雜亂,也缺水,不甚吸引:
右源雖然較窄,但仍有流水,比較吸引,就此內進:
但稍入小段便有塌樹:
跨過後澗更變成小坑狀…
還是穿林返回左源。剛返回左源,下望有一帶刺藤蔓封路位。若當初選左源而上,就要剪開此位而過:
比起右源,左源現變成林中石林狀,非常暢通,可快速上行:
其實此處石堆甚為廣闊,但澗谷位不甚明顯,最好跟GPS前進:
665米,疏林完結,要進入竹林:
可幸竹林中小坑稍通,可順利穿過之:
再上,澗正中央有大石,再被灌木竹林包圍,要開路前進:
但幾步之外的右側仍有疏林中的石堆可快速上行,當然由此前進:
又入回竹林中的小坑,好近地圖的源頭:
700米,澗右方開始遇見一層又一層的乪田,「四方山」也為往日耕作的地方:
710米,地圖上的源頭,已無澗形,隨意找較疏處前進。此處竹林不太茂密,稍稍推開枝條已可穿越:
720米,開始由右側疏灌木或草叢處鏟上山。回望上來的谷位:
已見「四方山」東峰的石堆,「麥徑」所在處:
745米,抵「麥徑」,完成這條荒澗了:
回望上來的澗谷:
上「四方山」時回望出澗處:
「四方山」東峰下望溯上來的「四城澗」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