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西高山北坑
是澗水務處標記為W4號。 起步點可在最下源「裕仁大樓」旁尋覓石屎樓梯接上 150m 之橫腰山徑,或由「瑪麗醫院」西側找到山腰徑之起步點 (山徑只駁在醫院,不駁「薄扶林道」),才轉至入澗位。
此澗橫腰山徑以下成渠狀,故由山徑開始上溯。由此上溯,驚覺沿澗竟有一石砌山徑,澗亦頗寛大,至一大石刻有「佛xx」處,更有一秀瀑,再上遇右支源 (W4-5) 處有一兩層樓高的瀑布,為此澗的主瀑 (見下圖),其後更有一連串的瀑布,間中帶有沙質清潭,使人暢意。再經過地圖上的右支源 (W4-6),便至 260m 之另一橫腰山徑。
相信多數人在此離澗,因再上溯,完全無綁帶,可幸的是,澗道暢通,但至 320m 遇上石屎堤道後,則澗成莽林狀,遊人宜自此石堤往北沿一荒廢已久的山徑 (新地圖已不 show 此山徑。註:此山徑中有一大樹連枝葉倒下,昨日也花廢了10 min 左右才 cut 出一洞跳出 …)駁回「克頓道」完成此澗。
此澗橫腰山徑以下成渠狀,故由山徑開始上溯。由此上溯,驚覺沿澗竟有一石砌山徑,澗亦頗寛大,至一大石刻有「佛xx」處,更有一秀瀑,再上遇右支源 (W4-5) 處有一兩層樓高的瀑布,為此澗的主瀑 (見下圖),其後更有一連串的瀑布,間中帶有沙質清潭,使人暢意。再經過地圖上的右支源 (W4-6),便至 260m 之另一橫腰山徑。
相信多數人在此離澗,因再上溯,完全無綁帶,可幸的是,澗道暢通,但至 320m 遇上石屎堤道後,則澗成莽林狀,遊人宜自此石堤往北沿一荒廢已久的山徑 (新地圖已不 show 此山徑。註:此山徑中有一大樹連枝葉倒下,昨日也花廢了10 min 左右才 cut 出一洞跳出 …)駁回「克頓道」完成此澗。
[ 訪遊於 23 / 08 / 2006 ]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排頭坑
位於「道風山」北坡的「道風溪」(又名「排頭坑」) 雖然澗道短少而易被人所忽略,然而,在夏日到訪後,發覺此澗的瀑布闊大雄偉,且連綿下瀉而來 (見下圖)。探遊其間,使人暢意。遊人不仿躍足而行,小心見瀑攀瀑,必能盡享此澗夏日使人讚歎的景色。
[ 訪遊於 08 / 08 / 2006 ]
馬東E19號2石澗
120m 山徑以下為人工引水道,由 30m 入澗,間中須撥樹而行。山徑以上不久,回復山澗自然景觀,隨即澗源四分 -- 取最大的 E19-2 上行,開揚易行 (見下圖),很輕鬆便返回「柏架山路」 (190m)。
[ 訪遊於 23 / 02 / 2007 ]
蓮花井坑
為「長連山」與「老虎山」、「蓮花井山」相夾的山澗。此澗土名「蓮花井坑」,但網上頗多人將此澗姑名為「長連坑」,實不感認同,因源自「長連山」的溪流也有數條,單單呼曰「長連坑」實不知所指為何,況且「長連山」以北的數條溪流也有人稱為「長連坑」,頗為混亂。是故還是用其土名「蓮花井坑」比較合適。
大石左澗右源
最近行澗次數較少,因周圍去認植物…但心癮發,週四還放假,又跟了「馳騁」。以為行「大石石澗」 (行過兩次,但都是走了中段最正的瀑布,故想補回),點知係「大石左澗」,還是「左中」上、「左右」下、「左左」上及「觀石坑」下…有點驚,算吧,死跟。
……… (以下只記「左右」情況) ………
---- 為三源中最短及最細之石澗
下澗當然跟尾隊,果然…先是無盡的界手禾草中踏出的小路,所有人都半滑半扶界手禾草而滑下。接著是一塊兩人高的短壁,可從 (下降時的) 左方小心繞下,再下不久,更有一塊四五層樓高的壁。今次亦從壁左繞向下,但好危﹗沙石浮滑,只靠一點點鬆鬆哋的藤,靠一株好重要的樹及二條前人留下的繩,不能失手及踏錯,否則 free fall…落完之後,腳也不自覺地震 (此為「大石左澗右源」最危之處。相信若是上攀感覺會好好多)。再下,還有一濕壁要從左繞,便返回「左中」及「左右」源之交接位大 lunch。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西狗牙坑
聞名的「西狗牙坑」,真正土名為「傍澗坑」,發源自「西狗牙」和「中狗牙」相接處「一線生機」。其實,一線生機土名「魚尾丫」、西狗牙土名「薄刀屻」。而「西狗牙坑」上游,「一線生機」之下另有一土名「狗食餅」,村民稱此為各谷間最幽深神秘之處,在此石河兩崖之上大聲喊叫可產生回聲。
「西狗牙坑」本應如上文所述,谷內非常幽深,網主有幸在未受破壞前遊歷過。然重創香港地貌的08黑雨也為此谷帶來泥石流,就算幾年後經「貝納祺徑」路過,也驚覺中段入口原本陰暗的澗貌也如開山闢石般變得曝露於光線之下,澗中及兩旁林木盡去,塌石鬆石隨處可見,橫腰山徑以下的「蛇膽潭」也被泥石流填平,變成「無膽潭」…當年的破壞可想而知。
今見其他遊人相片,可知此石澗要到上段臨上「下牙罅」處才保有少量原始林木,殊為可惜。
P.S.下圖為上完「上、下牙罅」後,經陡峭草坡翻上「一線生機」時影的。
P.S.下圖為上完「上、下牙罅」後,經陡峭草坡翻上「一線生機」時影的。
麒榕坑
「香港山澗叢集」內稱為「象榕坑」。由於高449米的山丘經「黃垤華」攷之,正名為「麟麟嶺」,「象山」實為其以西390米許的山峰,故這條源自449米山丘的石澗,應正名為「麟榕坑」,或以其土名「白石坑」稱呼之。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百花林石澗
自「大藍湖路」盡處繞過鐵絲網入水壩入澗,為熱帶雨林區,原始味十足。不久,即遇見「山澗叢集」的「潺瀑」及「嚇人的空穴」。經過溪旁一些石牆後,小段莽林封路,過後,便至「衛奕信徑」處。
續上,澗道直線前進,景調一緻的綠 (見下圖),最後終至左右源處的水壩。繞上壩頂,即見百聞不如一見的「死水沼澤 (小水塘)」 -- 其實不甚恐佈,但覓路時也不慎一腳踏在泥沼中…
水塘後為地圖上顯示的石屎橋,有小徑隨左源深入,但有鐡絲網阻攔。跟書自右源再上,每有分源位都揀大條的溯行,即至澗盡蕉林垃圾荒亂處。但不要擔心,只花掉幾分鐘的旅程即告結束,亦避開住宅,村狗,安全返回馬路。
續上,澗道直線前進,景調一緻的綠 (見下圖),最後終至左右源處的水壩。繞上壩頂,即見百聞不如一見的「死水沼澤 (小水塘)」 -- 其實不甚恐佈,但覓路時也不慎一腳踏在泥沼中…
水塘後為地圖上顯示的石屎橋,有小徑隨左源深入,但有鐡絲網阻攔。跟書自右源再上,每有分源位都揀大條的溯行,即至澗盡蕉林垃圾荒亂處。但不要擔心,只花掉幾分鐘的旅程即告結束,亦避開住宅,村狗,安全返回馬路。
[ 訪遊於 11 / 03 / 2006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