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4日 星期六

金竹淵

名字詭秘的「金竹淵」,土名「水翁坑」,01年4月始見於網上,應為「駿騏行旅」首度往遊的石澗。往昔在網上仍見寥寥數張相片可窺探其貌,然今日於網上查看,已一無所得。自從知道這石澗後,一直以來,也想一探究竟,但當時由於許多大澗也未訪遊,也怯於其茂密,入口難覓等因素,始終未有盛行。

今乍暖還寒,希望在冬日完結前再揀選一些偏遠的石澗探遊,逐鼓起勇氣前行,終於一還多年的心願。

於「大龍咀」東岸遙望神秘莫測的「金竹淵」:

11時10分,到達「金竹淵」入口:


也有流水啊﹗

入內一看,正常溪流模樣:

開始密了,不要硬闖,繞路過吧﹗ 



經過入口初一小段莽林後,澗道又回覆正常暢通可行:

還有開揚位置:

開揚位外茂密的草被:

看似茂密,但可右鑽入澗道:


也有壼穴及滑坡,可證夏日此澗流水應也不少:


開始出現一些直削的泥壁:

回望暢通的林中澗道:

少密位,稍剪後便可通過:

進入澗道最斜的一段,開始出現壁位:
 

應為「金竹淵」的精髓,一連串壁位:


一路爬上去…




開始較緩:

回望:


變成水成岩的澗道,「紅石門」的紅石啊﹗

一段小型「半壁廊」:


210米,左右分源位兩源闊度及源末高度也差不多,但右源較近山徑,當然取右源啦﹗

左相:左源;   右相:右源

右源再上,已變成小坑狀,但仍可通行,不用修剪,太好了:

此地經常遇見分源位 (如下圖),但只要揀選右源而行就可以了:

最後出澗前的模樣,間中要略加修剪,下為回望中:

1:15分,用了約兩個鐘,到達出澗位,「大峒」以西,「水翁坑 (金竹淵)」的源頭 - 「大窩塘坳」:

就是此洞鑽出:

就是此谷 (水翁坑 (金竹淵)) 攀上來的:

下苗田坑

發源於「橫嶺山脈」「橫嶺坳」以北,流往「下苗田村」旁的溪流,土名「食水坑」,一向以來,無人問津。然最近一年行經「苗三古道」時見溪中入口竟有路標。網上試圖查看資料,一無所得。今姑名「下苗田坑」或云「橫嶺坳北坑」。

今溯完詭秘的「金竹淵」後,見仍有時間,便順路一探究竟。發現此中型溪流往往有寬大的水成岩的石面,中段更有一約三層樓高的主瀑,令人讚嘗,實為一值得往遊的石澗。

背景山丘為高305米「峒尾」(左) 和高309米的「下塘峒」(右),兩峰前方山坳為「橫嶺坳」,為「下苗田坑 (土名「食水坑」)」下澗處:

入澗不久即為水成岩澗道:


地標「鳥咀石」:


一垂直高瀑,要小心繞下:

巨大的壼穴,隱於巨石旁:

突然一甚高的落差位出現在前,要小心繞下。中可見兩個「跌水潭」:


下苗田坑」內最出色的主瀑,接近三層樓高:


寬大的水成岩澗道:


見一小石堤,應至往昔的田基盡處:



出澗位為「下苗田村」的一村屋旁:

出澗位的澗貌 (最近一年才見有路標在溪中):

下苗田坑」的出澗位,「苗三古道」必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