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馬鞍山石澗諸論


由北順時針的石澗有:

馬鞍尾(674m)馬尾脊和官坑脊相夾的山谷 
1 馬樟石澗

馬鞍尾(674m)官坑脊、馬頭峰(702m)東北山谷 
2 東馬肚坑右支
3 東馬肚坑右源彌天壁  「
4 東馬肚坑左源斷鳶壁  「」「
5 東馬肚坑左源馬吭峽
6 靈象石澗  「
7 象衢
8 大洞坑荊棘石河  「
9 大洞坑
10 上大洞坑左源
11 下大洞坑左源

馬頭峰(702m)東面,黃家墩(284m)以北山谷
12 西徑坑  「
13 西徑左澗
14 長情坑右源
15 長情坑  「

黃家墩(284m)、馬頭峰(702m)及彎曲山相夾之山谷
16 馬西石澗  「」「
17 彎曲北坑
18 彎西坑 / 馬西左源
19 彎曲東坑

彎曲山及大金鐘(536m)東南
20 巨壩石澗   「
21 彎曲坑右源香蕉蘭石河  「
22 彎曲坑中源仙人石河
23 彎曲坑左源企板石河
24 金字塔石澗  「
25 金字塔左澗

大金鐘(536m)以南
26 北港石澗

大金鐘(536m)及鹿槽山(418m)以西
27 石壟仔坑  「
28 鹿巢坳右澗
29 鹿巢坳坑  「
30 鹿巢坳左澗

鹿槽山(418m)大金鐘(536m)、彎曲山、馬頭峰(702m)、馬鞍尾(674m)及吊手岩相夾之山谷 
31 馬大石澗  「
32 西馬肚右坑
33 馬頭坑  「
34 馬頭坑左源 「
35 西馬肚左坑  「
36 吊手岩南坑
37 下吊手岩南坑

吊手岩及馬鞍尾(674m)馬尾脊相夾之谷位
38 雁恆石澗右源  「
39 雁恆石澗左源
40 石壘峽
41 金毛狗峽  「
42 靈猿守谷 (分五源)  「
43 折雁坑  「
44 馬烏石澗  「

備註:
」- 九大石澗之一
」- 三大險澗之一
」- 「香港山澗叢集」內二百石澗之一

香港石澗諸論

各區石澗 (934條石澗) 索引:

香港島 (156條)
1 鶴咀半島石澗 (41條) 
2 柏架山石澗 (36條)
3 紫羅蘭山石澗 (23條)
4 赤柱山石澗 (16條)
5 港島西石澗 (40條)


九龍半島 (48條)
6 九龍半島石澗 (48條)


新界東 (136條)
7 清水灣半島石澗 (14條)
8 西貢半島東石澗 (75條) 
9 西貢半島西石澗 (47條)


新界中 (165條)
10 馬鞍山石澗 (44條)
11 水牛山石澗 (23條)
12 針草山石澗 (43條)
13 大帽山石澗 (55條)


新界西 (106條)
14 大欖腹地石澗 (35條)
15 九徑山石澗 (32條)
16 青山半島石澗 (39條)


新界東北 (86條)
17 船灣石澗 (21條)
18 八仙嶺石澗 (53條)
19 打鼓嶺石澗 (12條)


新界西北 (32條)
20 林村石澗 (32條)


大嶼山 (186條)
21 老虎頭石澗 (23條)
22 大東山石澗 (67條)
23 芝麻灣半島石澗 (6條)
24 鳳凰山石澗 (33條)
25 彌勒山石澗 (24條)
26 麒麟嶺石澗 (4條)
27 嶼西石澗 (29條)


離島 (19條)
28 離島石澗 (19條)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牛牯塱石澗左源左支



下圓石峒北坑

此溪網上稱作「薄刀屻北坑」,因源出高529米的「薄刀屻」,繼而向北流至「低埔坑」,故名。然此山丘經查攷,正名應為「圓石峒 / 流浮山 / 企屻頂」,「薄刀屻」為誤名,是故溪亦應改作「圓石峒北坑」

查「低埔坑」共有三條右源,分別於70m、110m 及220m 分出。其中以最低一條,即70m 的一條最近最多遊踪。為了與另外二源相區分,可呼曰「下圓石峒北坑」;而以上的二條支源則可稱曰「圓石峒北」及「低埔坑右源」。

回說此溪雖為身為「山澗叢集」內的「低埔坑」其中一條右源,且入口細小,但不要小看它,因只要肯竄入稍密的林內,即起多度斜壁,在乾爽季節,爬來使人暢意,其中以最末的飛瀑自兩旁高聳的崖壁峽中而降,使人驚訝此支流藏有如斯景色。瀑頂以上,為一連串滑坡。克服以後,還要循嚴重風化的陡峭泥坑奮力上引,方至「圓石峒」西面,高515米副峰「棟心屻頂」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