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蠄蟝坑

蠄蟝坑」或「蠄蟝石坑」為「西貢東」「吹筒坳」以南高約175米的「蠄蟝石頂 / 大石鼓 / 玉印山」東側的溪流。「蠄蟝石頂」因頂上有一「蠄蟝石」而命名。而「玉印山」應為「風水地名」。

查香港可考的「蠄蟝石」有三,除了此處最多人知曉外,其二就是「大東山」「青龍左澗」頂的兩隻上下互峙的蠄蟝,據聞靠上一隻若成功撲下,「大嶼山」即會陸沉云云。最少人知的是「嶼西」「蠄蟝石頂 (此山長久以來地圖誤名為「大磡森」)側的一隻。

回說這條溪流,雖然澗道短少,但因澗口近水塘處聳立的六角形柱岩而聞名 (其實,已知有六角形柱岩可嘗的石澗還有:「蜈蚣南坑」、「西灣山西坑」、「西浪坑」、「粮船灣大坑」及「大坳門東坑」)。以往遊人自「蠄蟝石頂」開路而至,然而,也可下探柱岩後沿水塘邊繞至「蜈蚣南坑」。今為求全面遊覽,下左源,再循主源而歸 。     



---------------------------------------------------------------------------------------

吹筒坳」往「西灣山」途中,見此路牌就要留意右方有路徑往「蠄蟝石頂」:

已可遙見巨大的「蠄蟝」:

115米,離開山徑,直入源頭:

稍入即可見流水,不錯啊,不像傳聞中的密林:

開始時於澗中或澗邊疏林潛行,越下越易行:

也有小瀑流:



有小潭了:

經一塌荒位:

樹枝全向澗中塌下,是因早前十號颱風而被破壞的?

穿過此稍密位:

塌荒密位後即有一潭:

細心察看,澗中其實已是斷裂的一塊塊六角形柱岩

出林開揚後右邊更可一大塊斜壁景緻可嘗:


較大塊的六角形柱岩

75米,至左右交源位了:

回望左右二分之處

左相:左源 (就是由此下來的);   右相:右主源 (最後會由此離去)

-----------------------------------------------------------------------------------------------------

開始沿右主源而下:

翠綠的泥壁在旁,很靚喎﹗

這段有絲絲水浸「穀精草」點綴的「半壁廊」,更有美意:

澗變得開揚,也越來越闊大易行:

出現連續三個中形潭:

這個潭較深,可浮沉半載:

回望潭上的小瀑:

潭水頗深,要踏在潭中水下的陸橋才可安然渡過:

林中一段:

又是左源般半邊大斜壁的景緻:


林中又有一大潭:

60米,澗90度轉向南方,進入最後一段了:

此段最美,兩源滙合處為一美瀑:

瀑右方的右小源

在下就是遊人慕名而來的六角形柱岩構成的峽道:

過此難關,可於左壁上方或壁下而過。為了被這這奇特的地貌包圍,感受這氣勢,當然從左壁下而過。然今日水盛,部分位置甚為深而嚇人,實要小心腳踏水中的冬菇而過:

安然渡過這峽位後回望:

續下,仍有柱岩互峙:

這角度很靚喎﹗


就快到水塘邊:

都是約60米許,有「蠄蟝石頂」東來的右小源 

分源位再向南下:



之前的流水仍是清涼的,但到此位後,水突然變得暖和,已進入水塘的水系統中:

水中甚長的柱岩


回望這大炮石



見到黃泥波,即已到水塘邊了:

終到「蠄蟝坑」入水塘處。稍稍休息影相即開始回溯。

--------------------------------------------------------------------------------------

75米,急步返回左右分源處:

開始沿右主源深入:

回望這河道:

一稍大的潭:

也有小流瀑:


小段開揚位:

85米,遇一較大塌荒位,澗中樹木也枯萎:

倒下的泥石使澗中積水成河道:

澗形也有點消失:

幸經過後澗變回正常模樣:

95米,林中有一左右分源位:

左相:左主源;    右相:右小源

左主源續入:

臨近源頭,澗開始向上,但也漸細,兩旁也被草叢覆蓋,要撥草而過:

其實一路也有小壁:



此處可於澗右開揚石壁而上:

回望上來的小溪流:

澗已不成形,要在疏林中穿越:

終出澗返回「麥徑」了(背囊位為出澗處),其實都頗輕鬆的:

向北返「吹筒坳」時回望出澗位的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