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 星期一

觀音峒東坑

源起「觀音峒」,東北流入「大水湖」的「觀音峒東坑」,土名「牛角坑 (註)」。相信由「三椏涌」經「大水坑 (現地圖錯誤稱作「黃竹涌」,極宜更正)」至「紅石門村」的遊人必會經過澗口,但真正入過溯過溪流的可謂少至又少。

其實此溪為中型石澗,不獨行不困,亦常有紅石可嘗,為一尋幽探秘的不二之選。

註:在現今地圖上,此地附近每多錯名和誤植。現將各土名真正位置顯示如下:

----------------------------------------------------------------------------------------------


-------------------------------------------------------------------------------

大水坑 (現地圖誤稱「黃竹涌」)與「觀音峒東坑 (土名「牛角坑」)」滙流出海處,亦即「大水湖」所在:

觀音峒東坑 (真正土名「牛角坑」)」入口:

入澗初貌:

前方有一稍密的位:

省藤」屬植物斜覆澗道,要向右繞,經過一荒廢II藪…


清幽的澗道:

荒涼之餘都有點美意:


此時左邊為直壁,進入「半壁廊」地帶:

一個大潭及背後的大滑水波,為此澗最大特點:

被打磨得異常光滑的滑水坡,夏天水量可能好大的…

紅石相依:

15米,左右分源

左源 (地圖顯示左源稍入有小徑相依而深入谷中,甚是神秘。此支流土名似為「大橫坑」):

右主源續上:

水色清澈:

都有小瀑流:


回望一塌樹位:

大壼穴?




另一個頗特別的瀑布:

90度左轉後的赭紅石坡面配以清澈的流水,幾靚喎﹗

清澈見底:

紅石所砌的澗道:



仍有潭水:

夏天應頗美的流瀑:

55米的左右分源位: 

左源 (地圖所示此源內亦有一小徑相依而上,土名似為「小橫坑」):

右主源續上: 



變成小河道:

彎身而過吧﹗

65米,另一左右分源位:

左小源 (土名似為「打鼓窩坑」): 

右主源再上: 





紅石滿地的小溪:

80米澗道再斜向上,開始出現石坡面,小壁位:

溪流雖小,亦很易通行:


竹枝半掩的石坡面:




溪左突現出現一小濕壁和石波面:

再入出現一大石坡面,仿以「花籃坑」上源景色:

120米,地圖上左右長度和支流數目相若的分源位,人身交叉點來了…

左源好似較有澗形: 

右源入口不似澗形 (稍入才知這個位是入早了…) 

由於右源頂直指「觀音峒」山峰,且溪流距離「觀音峒北脊路」較近,選右源而入吧﹗但稍入則有粗如手指的藤本交纏阻路,惟有奮力而過…

經過後才知遠離了溪流,下為駁回右源後的澗貌:

再上為開揚的谷位,雖有塌樹,但可快速而上:


150米為最後分源位左源較有澗形,稍入小探一段,但很快就密了:


都是返回右源再上:

右源也密了,惟有靠右穿林而出 (下圖為穿出後回望),開始斜上山脊: 

慢慢斜上「觀音峒北脊」,雖為林帶,但頗易通過。下圖為回望谷位:

就是相中偏右的谷中溯上來的:

鏟上「觀音峒北脊山徑」,估不到無行廿年,只餘少量路胚,大部份山徑已消失…

唔緊要,鏟通佢… 

突然紅石在前,爬上它再上: 

回望這條「觀音峒北脊」,希望多些隊重新行闊這舊路: 

平脊上見到「觀音峒」頂。廿年前摸黑背負大背囊於此脊一直鏟上山頂,今連上山頂條路也消失了…

返回大路了。回望北脊路的開端 (稍入林中有一灰色舊路標):


本為四叉路口,牌後應有路上「觀音峒」,今竟再無人上此山,致上山路也消失…